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2024年全区水路货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列全市第一

来源:行业新闻发布时间:2025-04-04 04:04:09浏览量:

  2月27日,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装载8000吨圭亚那铝土矿的“圣通1003轮”顺利驶入万州港,岸边,起重机巨臂挥舞,精准地装卸货物,发出阵阵轰鸣。顺着港口岸线往远处望去,一艘艘货船在江面穿梭,与城市街景相映成趣。

  2月27日,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装载8000吨圭亚那铝土矿的“圣通1003轮”顺利驶入万州港,岸边,起重机巨臂挥舞,精准地装卸货物,发出阵阵轰鸣。顺着港口岸线往远处望去,一艘艘货船在江面穿梭,与城市街景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万州交通物流扩能增长、喜讯连连。其中,水运方面的成绩尤为喜人:全区水路货运量位列全市第1,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129万吨、全市第1。

  进入港区,一条蜿蜒的铁路仿若巨龙一般穿山越岭,直达码头前沿作业区。一列来自达州高新区四川路海国际集装箱场站,满载焦炭的火车经达万铁路运抵新田港,卸下的货物将通过船运至江西九江和上海等地。

  作为目前重庆唯一一个铁路立即进入前沿一级堆场的物流港,这种“铁水联运”的场景在新田港已成为常态。同样,依托铁水联运优势,万州及周边地区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快速抵达新加坡和东盟地区,较传统东向出海水运通道节省15天左右。

  再将目光转移到不远处的新田港二期工程,只见600多米长的港区岸线吨级散货泊位依次排开,颇具气势。该项目主体已于去年冬季全面完工,有望今年内投入使用。

  “新田港二期项目建成以后,至少能满足我们500万吨以上的运输需求。物流成本上,估计一年能节约3000万元到5000万元。”方大达州钢铁物流储运中心主任刘海林算了一笔账,四川达州钢铁集团也将得益于新田港二期项目,更好地实现从“借港出海”到“建港出海”。

  万州的优势在区位、在港口:新田港作为长江上游唯一可常年通航万吨级货轮的深水良港和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对川渝东北、鄂西、陕南、黔北、湘西等区域有着物资集聚辐射的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万州港作为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慢慢的变成了周边地区重要的物资出海通道。

  就在去年,万州提速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相继打通了多个水运物流大通道——宁波舟山港至新田港江海直达航线实现首航,万州港至南充港/广元港干支联运班轮成功运行,中欧班列哈萨克斯坦至万州港铁水联运专列成功开行,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专列直达新田港,开行万州至长寿西部陆海新通道专列……

  “接下来,我们将巩固拓展‘江海直达’‘水水中转’‘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特色通道,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释放‘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区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万州水运物流的繁荣景象,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更离不开港口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早春2月,阳光明媚,在万州港桐子园作业区苏商码头,整个港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只见江面上船只穿梭,港区内货车来往,码头内的大型龙门吊正挥舞着巨大的钢铁臂膀,陆续将满载着铝矾土的货船上的货物转运到等候在一旁的运输车辆上,现场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呈现出一派紧张而有序的繁忙景象。

  去年12月,该码头顺利完成扩能改造,实现了港口装卸机械化。“苏商码头自升级改造后,从以前的200多万吨提升到去年底的700多万吨,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苏商港口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勇告诉记者。

  同样是在去年12月,万州港红溪沟港区智能地磅与智能闸口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据了解,该系统具备数据自动采集、设备自动控制、业务自动处理等功能,从过磅到出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在确保信息安全和数据准确的前提下,规范车辆自动计量,实现无人值守过磅。同时,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对进出港区车辆进行精准控制,让车辆进出管理更高效、更加安全。

  随着港口扩能改造工程不断推进,港口能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据区港航海事事务中心有关负责的人介绍,2024年万州港已完成的4100万吨货物吞吐量中,桐子园苏商码头技改扩能后吞吐能力提高到1200万吨,主要经营铝矾土、煤炭、硫磺等货物装卸业务,年吞吐量达750万吨,同比增长80%;红溪沟作业区巩固了煤炭、高铁矿渣、片碱、非金属矿石、金属矿石等货物装卸业务,年吞吐量达750万吨;国能万州电厂码头主要经营煤炭装卸业务,年吞吐量超过400万吨,同比增长14%;新田港一期码头充分的发挥铁水联运优势,不断拓展物流业务,港口吞吐量增幅较大,年吞吐量超过200万吨,同比增长335%。

  “我们看中万州的区位优势。”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副总经理陈国友表示,“企业每年有上千万吨的货物要从海外进来。在万州,能最大化节省本金,减少仓储等环节的支出,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天然便利。”

  同样看中万州区位优势的还有威科赛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是一家芯片企业,而且芯片是高价值产品,下游企业往往要货时间急,因此空运是最常用的物流方式。“万州到广州每天有2趟直飞航班,1小时40分钟就到了,很方便!”公司经理王春平说。

  “交通物流是万州最大的优势。”区商务委口岸物流科一位工作人员说,“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换为发展胜势,就要看口岸、看通道。”说罢,他用手指着地图,“东南西北”四向通道跃然而出。

  南向——积极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稳定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轮,创新开行全市首趟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专列、重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长寿)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专列、渝东北—珠三角三峡货运班车。

  东向——充分的发挥长江水道“黄金效益”,同宁波舟山港、南京龙潭港、山东济宁港发展江海直达、江河联运。与重庆涪陵、四川南充、广元等地发展“水水中转”“干支联运”,承担至长江沿线省市及出海的大宗物资运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常年稳定在15万标箱。

  西向、北向——深度对接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衔接转换的“蓉万”“达万”“西万”等多式联运班列,新疆哈密—重庆万州共建国家物流枢纽铁路班列顺利首发,推动集装箱、粮食、煤炭、矿石等区域内货物运输,成功开辟中欧班列进口粮食(哈萨克斯坦—重庆—万州)铁水联运新通道。

  随着“东南西北”四向通道的不断拓展,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借势而起、拔节生长,同时也逐步扩大了万州物流集散世界: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的铁矿、东南亚的产品来到万州,而“万州造”产品,诸如精密铜管、硬盘、开关面板、汽车零部件、服装、鱼泉榨菜、玫瑰香橙等,也由此迈向全国、走向世界。

  2024年,万州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两项均取得全市第一,这是激动人心的成绩,也是万州交通物流扩能增长的生动缩影。

  区商务委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聚焦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机遇,深化落实‘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行动,逐步提升枢纽通道能级,做强多式联运体系,大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推动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上实现新进展。”

  具体而言就是,加快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编制新田港枢纽产业园规划,优化新田港“前港中仓后园”体系,提升万州港枢纽能级,打造千亿级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做强多式联运特色通道。巩固拓展“江海直达”“水水中转”“铁水联运”,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模式改革,联合打造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

  进一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新疆乌鲁木齐、哈密等战略合作,谋划开行煤炭、氧化铝、铁矿石等货运专列。探索开辟舟山—万州—达州海江铁联运通道、俄罗斯海参崴—上海—万州等国际大宗物资物流通道,打造西部大宗货物物流集散中心。

  提速“双口岸”建设,切实把握好航空、水运“双口岸”机遇,加快推进口岸经济发展。

  水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取得全市“双第一”的优异成绩,是万州交通物流扩能增长的生动注脚,也是全区上下坚定不移把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躬行实践。

  当长江黄金水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这里交汇,当五湖四海的商品与“万州造”产品在这里集散,万州的物流通道已悄然升级为产业廊道。万州也抢抓机遇,积极谋划与枢纽条件相匹配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流、货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万州交汇融合,真正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以大枢纽推动临港经济、临空经济、开放经济大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万州将锚定“四枢纽两口岸一中心”的交通物流定位,加快形成“东西南北四向畅通、铁公水空四路协同”对外通道新格局,加速推进铁、公、水、空、管、邮、数“七网融合”,先行先试“一城一港”,以大通道培育大物流、促进大开放,推动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